北京工业大学李建荣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新材料创制及应用研究,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实验仪器与测试设备,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平台条件良好,与国内外多个高水平课题组合作紧密,学术氛围浓厚,详情见课题组网站:http://mof.bjut.edu.cn/。因工作需要,现诚聘优秀青年教师和博士后。一、招聘岗位: (1)、编制内优秀青年教师(教授、副教授、讲师); (2)、博士后(师资博士后、团队博士后、学科博士后,待遇从优)。二、职位要求...
4月20日,正值春意盎然之际,课题组部分同学自发组织赴朝阳公园开展“科研探秘·自然同行”主题春游活动。活动以“知识竞答”“科研盲盒挑战”等趣味游戏开始,将专业问题融入团队协作,既探讨了科研问题,又拉近同学间的距离。随后,大家漫步公园,欣赏自然的风光,放松心情。活动期间,大家围坐畅谈,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与生活趣事,现场氛围轻松热烈。春游不仅是一次身心放松,更让大家在自然中拓宽研究视角,为后续研究创新...
在李建荣教授带领下牵头完成的“金属-有机多孔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”项目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。项目针对金属-有机多孔材料构性调控及提高稳定性难、制备可控性差、应用推进慢等问题,通过概念/方法创新,从化学键、结构、反应等入手,开展了构性调控、可控制备及应用探索研究,获得了系列性能独特的新材料,在若干体系中阐明了构性关系并建立了调控机制,奠定了应用基础,促进了学科发展
论文中文题目:基于双官能团配体的稳定MOFs构筑与性能研究论文英文题目:CONSTRUCTION AND PROPERTIES OF STABLE MOFS BASED ON BIFUNCTIONAL LIGANDS作 者:司广锐指导教师:李建荣 教授培养单位: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 科:化学工程与技术论文主要贡献及创新点 稳定金属-有机框架材料(MOFs)的设计合成对拓展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。本论文工作通过合成一系列双官能团有机配体,利用其与金属离子配位自组装,构筑了...
研究背景 随着框架材料(如金属有机框架MOFs、共价有机框架COFs)在催化、气体存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,其结构-性能关系的系统性理解仍受限于数据分散与多源异构问题。传统知识整合方法依赖人工标注,效率低下且难以捕捉复杂关联。近年来,大语言模型(LLMs)在知识提取与推理中展现出潜力,但尚未系统应用于材料科学的知识图谱(KG)构建。本文提出一种LLM驱动的自动化框架,旨在解决框架材料领域知识碎片化问题,为高通量筛...
研究背景一氧化二氮(N2O)不仅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,在100年的时间尺度上,其全球变暖潜能值(GWP)大约是二氧化碳(CO2)的273倍,而且是平流层中主要的臭氧消耗物质。在工业来源中,己二酸的生产是主要贡献者,占全球每年人为N2O排放量的8-10%。在生产过程中,尾气主要由N₂O(38%)、N₂(53%)、CO₂(4%)、O₂(5%)和水蒸气组成。N2O 和 CO2 都需要在释放到大气中之前被有效去除。当前的工业实践通常采用多步骤工艺:使...
传统MOFs在碱性等复杂环境下易发生分解,限制了其实际应用。得益于强配位的M-N键,基于吡唑配体的MOFs在碱性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和功能稳定性。近年来以吡唑类配体构筑的MOFs逐渐受到关注,并取得了显著进展。在晶体工程原理指导下,大量研究致力于开发新型吡唑MOFs。基于多齿吡唑配体,过去十余年中相继发展出多个经典的吡唑MOFs体系,如Co(bdp)、Fe2(BDP)3、Ni8L6、PCN-601和BUT-55等。这些材料展现出结构多样性、性...
环己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,在尼龙生产、医药甚至电子行业中广泛应用,但由于苯加氢过程的效率问题,所生产的环己烷都会残留少量苯杂质,这使得其纯度远远达不到应用要求,且苯危害极大,因此出于质量与安全要求,必须要将环己烷中的苯含量降至最低。但从环己烷中去除痕量未反应的苯在技术上是困难的,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相似。在本研究中,我们通过孔道组成、孔环境等特征筛选了一种具有互补性孔道且芳香环丰富的M...
Copyright©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. 高校网站模板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